九垦局办文〔2015〕39号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九三管理局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农场,管理局各有关单位和部门:
现将《九三管理局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办公室
2015年8月13日
九三管理局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农科教发〔2015〕1号)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垦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垦局办文〔2015〕38号)要求,结合管理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修复为手段,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局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
“一控”: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全局农业灌溉用水量不突破80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
“两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含除草剂)单位用量力争在2014年平均水平上降低10 %,全局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三基本”: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确保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0%以上,桔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95%以上。
同时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业资源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态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并严格考核监督,确保落到实处。一是实施国家“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万亩;二是大力推广水田节水控灌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万亩;三是搞好喷灌、滴灌设备运行管护,推广工程作业标准化,实现节水增效促高产。此项任务由管理局水务局牵头负责实施。
-3-
(二)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
遵循“高效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原则,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一是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坚持开展测试化验与田间试验,完善施肥指标体系。完成全局耕地地力评价区域汇总,加强施肥指导。尽快建立全局中、微量元素施肥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施肥配方。二是调整施肥结构,优化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缓控释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用量;继续推广分层深施肥技术,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坚持秸秆还田措施。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归还矿质养分。强化农机配套技术研究,大面积推广应用秸秆腐熟剂,提高秸秆的腐解率和效果。四是增施有机肥,建立有机肥与秸秆还田轮换制度,实现培肥地力全覆盖。五是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水稻上扩大节水控灌面积,加强水肥协调与管理;旱作上强化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做好技术储备。六是推广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技术,减少大豆氮肥施用量。七是加快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制定适应水稻侧深施肥的区域配方,并加工与之配套的配方肥。此项任务由管理局农业局牵头负责实施。
(三)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要求,实现“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目标。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技术模式。选择“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示范区,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措施。一是提升植保装备水平,更新药械,降低农药与除草剂用量和残留。继续引进应用国外Teejet 系列喷头体,到2020 年,进口喷头和喷头体普及率达到100%,提高喷雾质量和精准度,降低农药与除草剂使用量,降低土壤和农作物残留,减少环境污染。二是进一步完善喷杆式喷药机田间操作规程。大力推广应用绿色、环保病虫草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与除草剂在土壤和环境中的释放,维护全局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三是推广高效安全喷雾助剂,降低农药与除草剂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四是加强新药剂、新配方筛选试验研究,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高毒性、高残留、高污染农药使用量。五是充分利用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减少施药次数。六是大力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飞机航化作业,加强地面植保机械配套,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残留。七是重大病虫害非化学防治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此项任务由管理局农业局牵头负责实施。
(四)推进养殖污染防治。
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遵循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规划与划定,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进一步完善现有专业养殖小区,实现专业养殖小区牧场化经营。严格执行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场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改进设施养殖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条件,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一是采用干清式,将干粪进行堆肥发酵,即粪便一经产生便分流,干粪由机械或人工收集、清扫、运走,尿液及冲洗水则从下水道流出,分别进行处理。二是规范和引导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局新建现代化牧场全部进行粪污干湿分离,干粪发酵后还田,污水氧化后还田处理,同时积极探索粪污处理新方式,如发酵床养猪、养牛、生产有机肥、制造燃料等,将畜禽粪尿完全降解,实现零排放。此项任务由管理局畜牧兽医局牵头负责实施。
(五)全面解决农田残膜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彻底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一是严禁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积极探索生物降解、光降解及双降解农膜应用与示范。二是加大旱田农业技术补助资金支持,对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和使用达标生物降解、光降解及双降解农膜给予补贴。三是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四是实施农膜回收加工行动,地膜回收率达到95%以上,棚膜回收率要达到100%。此项任务由管理局农业局牵头负责实施。
(六)大力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加大示范和政策引导力度,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一是贯彻落实秸秆禁烧政策,九三管理局全域划为“秸秆禁烧区”,将城镇建成区、高速公路、旅游景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粮库、林地和重要通信、电力设施周围确定为秸秆禁烧工作的重点区域,全辖区实施禁烧管制。二是开展秸秆灭茬粉碎还田,在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秸秆切碎还田装置,通过机收、脱粒、粉碎、灭茬、还田“一条龙”的作业方式,实现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增加蓄水量等多重效果。三是进行秸秆回收再利用,一部分填入冲刷沟,进行土地治理,另一部分用来制造沼气。此项任务由环保分局牵头负责实施。
(七)实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
加强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力度,结合区域污染源普查数据,重点监管区域排污企业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中涉及铅、汞、镉、铬、类金属砷、锰、锌、铜等电镀、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的污染源,以确保区域环境安全。此项任务由环保分局牵头负责实施。
(八)强化相关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协作,依托其科技资源,围绕全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科学施肥施药、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友好型农业和智能化监控等关键技术开展引进、示范和应用。一是抓好相关新技术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二是组织科技服务人员,搞好专题技术培训,加大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力度。三是协调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机制,实现监测与评价、预报与预警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此项任务由管理局科技局牵头负责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管理局成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王晓春 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张宏雷 管理局副局长
邸洪军 管理局副局长
成 员:王正非 管理局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付平敬 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高 洁 管理局政策法规局副局长
孙宏亮 管理局计划财务处处长、管委会财政局局长
张海森 管理局农业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靳明武 管理局畜牧兽医局局长
陶有树 九三环保分局局长
赵 振 管理局水务局局长
邹长士 管理局科技局局长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总体规划与政策、措施、评价指标体系,并负责督查、考核与评估。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任务分工,各司其责,抓好推进落实。科技部门负责对总局科技局协调汇报,并联系成员单位督促任务落实工作。各农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其纳入农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二)强化责任落实。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部门。管理局各相关部门、各农场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明确分工与职责,强化协作,同力推进,加强监管与综合执法,并将其纳入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的总体安排,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年中(半年)和年底(全年),管理局各相关部门、各农场要向管理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三)完善监测体系。
在贯彻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治理等标准和技术规程体系,加强化肥、农药、地膜、秸秆、畜禽粪便监测预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着力开展水质、土壤、空气、农产品样品检测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检测,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评估能力。
(四)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围绕农业节水、减量控害、资源利用、产品安全等主题,大力普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知识和先进实用防治方法,广泛宣传和交流各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做法。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办公室
2015年8月14日印发
共印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