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真情故事
徐大勇:辛勤耕耘 争做青年致富能手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3日 16:59:49 浏览次数:724

  今年刚满27岁的哈拉海农场青年徐大勇,是农场水田种植户中最年轻的一个,别看他年纪小,已有8年的水田种植经验了。徐大勇靠惊人的毅力、靠远见卓识的思路、靠学科学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成为哈拉海农场青年学习的榜样、致富能手,人人称赞、人人敬佩的好青年。

 

逆境中展现不屈斗志

 

  11年前,父母离弃,16岁的徐大勇身体也只有一百斤重,跟着母亲生活,母亲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母子两人的生活异常艰难,为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他含泪离开了学校。徐大勇为人严肃认真,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他觉得没有一技之长靠卖零工、靠打工是很难致富的。于是,他跟着朋友学习驾驶,帮助人家白干活、修车,在农田地里、路上驾驶机车。好不容易熬到了允许他考驾照的年龄,立即申办驾照,借钱买了一台二手面包车在农场跑起了出租业务。由于年龄小、勤快、帮老助残、助人为乐、收费低,深得农场职工群众的喜爱和信益。一年下来,他的出租车效益最高,但是他不满足,他要干大的。他看到农场归垦区后,城镇建设速度快,扒旧房盖新楼,一年建起十几栋大楼。大勇自筹加借贷,他花十几万买了一台大翻斗子,到工地拉沙石。为了挣钱,他不雇人,起早贪黑都是他一个人开车,回家抓起一个凉馒头上车就走,苦心的妈妈做好了热饭菜天天等他回来吃饭,凉了再热、凉了再热,那一阶段里,大勇没有吃过一顿应的热饭菜。妈妈一讲起大勇来就掉眼泪,心疼的说这个年纪他还应该在大学里做个无忧无虑的学生,可是现在他却是家里的顶梁柱。

 

机遇前理清发展思路

 

  九三管理局对哈拉海“旱改水”的发展规划政策出台后,徐大勇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农场职工在农场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外来户的带动下、种植水田成功,他们致富速度相当快,买机械、买轿车、买楼房、穿名牌,有钱的日子真眼人。徐大勇感到机遇来了,他在心里暗暗下决定,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片天,要活出一个样来。他开始向老水田户拜师求艺,帮助人家建大棚、筛土调酸、铺膜下种、起苗插秧以及学习田间管理。农场和关工委举办的水田技术培训班,他总是来得最早,听的最认真,记得最多问的也最多。种植水田前期投资大,以他的家庭情况,一般青年人是想都不敢想,但是困难吓不到英雄汉,徐大勇暗暗下了种植水稻的决心。

 

发展中勇闯“三关”

 

  2012年春节刚过,徐大勇下定决心开始“闯三关”,第一关,资金筹备关。他申请了235亩地。白手起家,种水田农具等用品啥也没有,经计划要60多万元现金,光扣育秧大棚就要7个。还要打机井、买电机等等。自己有10多万元,只能解决四分之一,申请惠农贷款解决10万元,向70多岁患脑血栓的老爷、向高血压、心脏病的奶奶、向邻居、向朋友,反正能张嘴的都求到了,边干边借;第二关,技术实践关,徐大勇想要当农民就应该当现代农民。怎样才能使原有的土地提高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是他最关心的事。他认为首先要敢于打破常规,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不断创新。他在自己的地号里搞了高产试验,有机水稻种植,生物肥试验,超高产栽培。从春天大棚扣棚直到秋天收获,每天重复的无休止、单调、乏味工作,一忙就是大半年,他还经常向作业站的水稻技术人员请教,有空就来到作业站的职工书屋仔细地阅读与种植有关的书籍。慢慢地,他积累了一套先进的水稻种植经验。第三关,整地关,他开着水爬轮连续20多天在水里,人在车上衣服和脸上都是坭,看不出是大勇来,他心里明白,地不整平水不均、苗不齐,产量低。当年在他的拼搏下,地整平了,235亩地变绿了,稻苗长得又齐又壮,可是徐大勇累的像个小坭孩,他克服了同龄人不能忍受的辛苦。老种植户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这个刚满20虚岁的年轻孩子竖起大拇指。

 

  八年多的时间,徐大勇有了自己的机井、插秧机、地捞子、翻地梨、收获机、胶轮车、拖车和轿车。徐大勇说: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奋斗,必然演绎出不同的人生。干事业要有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的困难多了,人的承受能力就强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生活在哈拉海这片沃土上,走“下水”的路是对的,而且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富有。(郑雪梅)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的评论将在审核后发布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的评论将在审核后发布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刷新    
关于我们 | 登陆管理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 常见问题 | 隐私保护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 2019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九三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2021000995号
网站建设:无限力创